发新机冲上市, 荣耀的新路通向何方?
2025/08/15 | 记者 陶娅洁 | 编辑 张轶骁
摘要:在智能家居生态方面,美的空调、洗衣机、扫地机等6大品类以及美居App也与荣耀实现无缝对接。
被荣耀称为“地表最强折叠屏”的荣耀Magic V5终于亮相。
薄至8.8毫米,217g的重量,搭载骁龙8“满血版”芯片,全新YOYO智能体和青海湖刀片电池——这款新机,被誉为荣耀AI战略下的首部旗舰之作。
7月2日晚的荣耀Magic V5暨AI终端生态发布会上,荣耀CEO李健在台上多次提及“用户”、“连接”、“心灵沟通”,试图传递荣耀从硬件厂商向AI终端公司的战略转向。而在发布会后接受《凤凰周刊》记者等媒体采访时,李健更明确表示,荣耀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品牌,而是一家全面转型AI生态的科技公司。
荣耀想走出一条不同以往的路,但这条路究竟通往何方,真的好走吗?
折叠屏卷入“轻薄战”,荣耀何以破局
纵观本次发布会,荣耀设计了两大“抓手”,试图打造Magic V5的独特与高端调性。一是轻薄,二是AI。
在轻薄方面,Magic V5机身厚度仅8.8mm,相比上代Magic V3的9.2mm再次压缩0.4mm,重量则降至217g,与不久前发布的vivo X Fold5持平,成为当前市面上最轻薄的大折叠屏之一。
但轻薄是一把双刃剑,电池体积的压缩往往直接冲击续航体验,对此荣耀将解法寄托在自研“青海湖刀片电池”上,以期打开新路径。
事实上,从Magic 5系列首次使用硅碳负极电池(硅含量5%)开始,荣耀就在尝试高硅含量的负极材料,而这次将硅含量提升至25%,以期在轻薄与续航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有分析指出,刀片电池表面上是物理结构的微创新,背后则是供应链整合、材料研发乃至风险控制的综合能力体现。这类工程层面的优化,也是当前智能手机行业日益激烈内卷中的一环。
而AI能力,是Magic V5另一重发力点。
李健称Magic V5为“最强AI智能体手机”,搭载全栈个人知识库、全域智能体协同、终端互联等功能,用YOYO智能体提升用户在办公、搜索、识别等场景中的效率感。
配置方面,Magic V5几乎集齐了荣耀的全力输出,从芯片到屏幕、从电池到摄像头,都在展现创新。
从价格看,Magic V5起售价8999元(12+256GB),顶配版16+1TB售价达10999元。
有趣的是,发布会当天,上个月末发布的vivo X Fold5也正式开售,起售价为6999元,直接在价格带上拉出区隔。
两款手机的测评也纷纷在网络上出现,同样是217g的重量,展开厚度4.1mm的荣耀MagicV5确实比4.3mm的vivo X Fold5显得“能打”一些。性能方面,荣耀的芯片配置也比vivo更胜一筹。不过由于荣耀MagicV5比vivo足足贵了2000元,叠加芯片配置更高也可能会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带来更大的能耗和更频繁的补能,这一相对更优的堆料体验是否能引来消费者买单,各方测评给出的反馈也各不相同。
根据调研机构IDC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出货量达284万台,同比增长53.1%。其中华为以76.6%的份额、约217.5万台出货量领跑,荣耀与OPPO分别以9.1%、7.1%份额居二、三位,荣耀出货约为25.84万台。
中信建投证券点评认为,折叠屏手机是当前为数不多兼具技术创新与场景实用性的智能终端品类,安卓手机厂商在轻薄化、电池技术、性能配置和 AI 体验等关键环节持续迭代升级,提高用户接受度。
当前,折叠屏赛道虽仍处在扩容阶段,但轻薄已经成为头部厂商共同的技术方向。vivo、OPPO、小米皆在轻量化、大电池、全功能等方面寻求平衡。举例来说,vivo X fold 5重量为217g,与荣耀Magic V5持平;今年2月发布的大折叠屏OPPO Find N5,也在轻薄与大电池上做足功夫。
但市场竞争也日趋同质化。正如一位用户在社交平台所言,“2025年的折叠屏市场已经到了‘标配全家桶’的阶段。清一色的顶配骁龙,说续航就拼扛摔,说像素就是亿级,此外还要能拍月亮。”
内卷之中,荣耀Magic V5能否跳出这一模式,成为真正的领跑者,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冲刺IPO,荣耀的AI故事价值几何?
从手机巨头到AI生态企业,荣耀正以新身份冲刺A股IPO。
6月27日,中国证监会披露,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深圳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按照官方节奏,荣耀将在今年6月至明年3月期间,完成全流程辅导,迈出A股IPO的关键一步。
发布会后,荣耀CFO彭求恩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IPO共分六个阶段,荣耀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启动第二个阶段,此外上市辅导还要验收,后续进行申报、审核、发行上市。目前荣耀正在辅导机构的帮助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公司治理、内控等方面改进,辅导时间至少是3个月,现在正在和合作单位做这些工作。“荣耀正按照程序一步步往前走,进展很顺利。”彭求恩表示。
2025年7月2日,荣耀在深圳召开Magic V5暨AI终端生态发布会。在会上,荣耀CEO李健介绍了新品Magic V5。
值得注意的是,荣耀此番冲刺IPO,正试图以AI终端生态为核心叙事。
早在2016年发布的初代Magic概念机上,荣耀就提出了应用AI技术,开启手机智慧之门。此后智慧生命体YOYO、智慧引擎等工具和功能依次问世。
到了7月2日发布会上,李健的描述中,荣耀已不是单纯的手机厂商,而是AI终端生态企业。他对媒体强调,荣耀在硬件方面的创新能力很强,在AI智能体方面的进展也可圈可点,二者正在形成组合优势。
此次发布会上,荣耀同步推出平板MagicPad 3、笔电MagicBook ART 14、手表5 Ultra、开放式耳机Earbuds等AI生态产品,构成完整的AI全家桶。李健称,这正是其“阿尔法战略”提出后的首次成果展示。
根据荣耀在2025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所披露的信息,公司将在未来五年投入100亿美元,打造覆盖全场景的AI生态体系。
生态方面,7月2日发布会上,荣耀公司联合阿里巴巴、比亚迪、美的集团,分别开启智能体服务生态、智慧车联生态、智慧家居生态的全面合作。
在智慧车联方面,荣耀与比亚迪已打通智慧车钥匙、手车互联与车载超充等核心场景,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多模态融合、跨设备任务协同。
在智能家居生态方面,美的空调、洗衣机、扫地机等6大品类以及美居App也与荣耀实现无缝对接。基于美的AI agent和美的旗下的美居APP,用户可实现远程家电操控和智能场景个性化设置。
更引人关注的是,荣耀在人形机器人方向的布局。李健在荣耀400新品发布会上曾透露,其自研运动控制算法的机器人已突破4m/s的速度。业界对比之下,宇树科技G1机器人的冲刺水平为3-3.5m/s。
目前,荣耀已设立多家聚焦机器人和物联网相关的子公司,经营范围覆盖智能机器人、无人机、IoT设备、可穿戴终端等多个方向。
对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荣耀试图将能力延伸至更广泛的智能终端领域,在手机之外打造更多想象空间。但资本市场也变得谨慎,“AI+硬件”的故事需要以实际业务落地和数据支撑为基础。
“从目前的迹象看,荣耀是在讲前沿科技的故事,比如机器人。但资本市场是否买单,是个悬念,且AI研发回报周期长。荣耀一方面需证明其机器人等新业务能突破‘手机企业做硬件必死’的魔咒,通过具体数据展示商业模式可行性,而非仅依赖技术愿景叙事;另一方面,可能还需要讲述更新的故事。”张孝荣直言。
AI的商业前景,终究需要落实到销量上。手机本身能提供多少市场接受度,不仅意味着品牌层面的认知,也意味着向新领域进军的最大物质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vivo已是前车之鉴,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vivo的智能手机销量仍然继华为之后排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二位,但销量同比下降了9%。
而由于在其他可穿戴设备方面市场占有率更低,智能手机几乎是vivo新技术的全部“试验场”,当手机销量难以激起水花之时,也将放大海量技术投入沦为沉没成本,无法得到市场接受的概率。
这个夏天,荣耀站在了两个交汇点上。一边是以Magic V5为代表的新旗舰刷新硬件纪录,另一边是借AI生态向资本市场讲述新故事。不同战场背后有着同一个问题:在这个拼配置、拼生态、拼资本的时代,荣耀能否真正做出差异化,并将AI终端的愿景变成现实?
ABOUT / 相关报道